 |
AI強勢來襲 物聯終端運算需求急遽增溫 (2021.03.05) AI 對商業與社會活動層面的衝擊持續擴大。消費者一方面對於交易與運作流程中藉助 AI 的接受度越來越高,也期待企業能在顧及永續發展的條件下使用這項技術。 |
 |
打造可視化能源管理系統 新世代SCADA功能持續強化 (2021.02.24) SCADA是能源管理的重要軟體平台,未來SCADA將逐一強化各種等功能,並針對中小企業推出適合方案。 |
 |
CEVA全新無線音訊平台 實現支援DSP功能的藍牙音訊IP標準化 (2021.02.23) 無線連接和智慧感測技術商CEVA推出Bluebud無線音訊平台,在快速成長的藍牙音訊市場,實現支援DSP功能的藍牙音訊IP的標準化,其中包括真無線立體聲(TWS)耳機、聽戴式裝置、無線揚聲器、遊戲耳機、智慧手錶和其他穿戴式裝置 |
 |
凌華推出DLAP x86深度學習加速平台 優化大規模的邊緣AI部署 (2021.02.02) 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廠商凌華科技推出最新的DLAP x86 系列GPU深入學習加速平台。DLAP x86系列針對大規模邊緣AI佈署所設計,可將深度學習帶進終端,拉近與現場資料、現場決策應變的距離 |
 |
Imagination和百度飛槳合作 擴展全球AI生態系統的開發資源 (2021.02.01)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佈與百度飛槳(PaddlePaddle)展開合作,其IMGDNN API已整合到Paddle Lite中,擴展了全球開發者發展人工智慧(AI)的生態系統。
Paddle Lite是百度深度學習框架的輕量化推理引擎,IMGDNN API使開發人員能針對基於PowerVR架構的圖形處理單元(GPU)和神經網路加速器(NNA)實現應用程式的最大效能 |
 |
Mythic推首款類比型AI處理器 提升邊緣裝置低功耗效能 (2021.01.23) 未來是AI處理器的時代,這些智慧元件將媲美現在的CPU與影像處理器,晉升為最主流的邏輯元件。但要在邊緣環境實現智慧普及化,元件設計仍有成本與功耗的關鍵挑戰。美國AI處理器新創公司Mythic(Mythic, Inc |
 |
AIoT應用推升深度學習市場規模 (2021.01.22) 在智慧物聯(AIoT)的世界裡,物聯網當然是串聯各式終端的核心基礎建設,但其最終的目標,則是要實現「智慧」的境界?而要達成這個願景,「深度學習」就是必須要了解的一項關鍵技術 |
 |
CEVA推出第二代SensPro系列 電腦視覺與AI推理雙性能升級 (2021.01.19) 無線連接和智慧感測技術授權許可廠商CEVA宣佈推出第二代SensPro DSP系列,涵蓋包括攝影機、雷達、LiDAR、飛行時間、麥克風和慣性測量單元(IMU)的多種感測器,用於AI和DSP中樞處理工作負荷 |
 |
端點AI -- 邁向一兆個智慧端點之路 (2021.01.14) 提升終端運算能力、並結合機器學習技術,就有可能釋放物聯網終端裝置即時的數據分析力。 |
 |
豪威推出駕駛員監控系統專用ASIC 首度整合DDR3、NPU與ISP (2021.01.08) 數位影像解決方案開發商豪威科技,今日在CES召開前發佈了汽車專用積體電路(ASIC)OAX8000。這款汽車專用ASIC,採用AI技術針對入門級獨立駕駛員監控系統(DMS)進行優化,並採用晶片堆疊架構,在DMS處理器提供片上DDR3 SDRAM記憶體(1GB) |
 |
MICRO LED正式落地 三星推出超大型顯示器系列 (2021.01.07) 三星電子於CES 2021展前,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First Look線上記者會,搶先發表2021年Neo QLED、MICRO LED與設計生活系列電視新品,以無障礙、永續性與創新產品結合先進技術,重新定義電視在家用電子市場的定位 |
 |
站穩智慧運算的設計制高點開拓AI版圖 (2021.01.05) AI浪潮衝向全球,台灣新創公司創鑫智慧(NEUCHIPS)錨定智慧運算版圖的制高點,善用台灣的晶片設計優勢,以AI加速器的矽智財為錨地,成功開發出AI在不同特定應用的運算引擎與骨幹架構,並鏈結從雲端到邊緣的智慧運算解決方案,致力為台灣半導體業測繪出一條創新的智慧航道 |
 |
神經處理/運算為邊緣帶來實時決策 (2020.12.24) 邊緣是部署機器學習應用程式的理想選擇,而神經網路模型效率的提高和高速神經網路加速器的出現,正在幫助機器學習向邊緣轉移。 |
 |
台灣自研新型神經網路HarDNet 快速、省電又具安全性 (2020.12.09)
你知道神經網路,你也知道它們各有擅場。但你知道台灣自己也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架構,而且它的效能還能名列前茅。它的名稱是「HarDNet」,能加速深度學習的硬體效能,目前已可在GitHub進行免費的下載 |
 |
運用新型神經網路 小資料集也能訓練高效人工智慧模型 (2020.12.08) NVIDIA的研究人員把開創性的神經網路訓練技術,用於NVIDIA StyleGAN2模型上,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提供不到 1,500 張圖片的極小資料集,創造出新的 AI 藝術。
NVIDIA的研究人員把開創性的神經網路訓練技術用於熱門的 NVIDIA StyleGAN2模型上,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提供不到 1,500 張圖片這麼小的資料集,用新的角度去審視藝術品 |
 |
Microchip低功耗PolarFire FPGA 助開發太空等級高能效應用 (2020.12.03) Microchip今天宣布,其RT PolarFire FPGA工程型晶片(engineering silicon)開始出貨,同時正進行太空航行零組件的可靠性標準認證。設計人員現在可以RT PolarFire FPGA具備的電子和機械特性,著手建構硬體產品原型,這些特性能協助建立高頻寬軌道(on-orbit)處理系統,同時具備超低功耗與承受太空輻射的能力 |
 |
ST攜手施耐德 推出STM32 MCU的AI人流量監測方案 (2020.11.26) 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(STMicroelectronics;ST)與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數位化轉型大廠施耐德電氣(Schneider Electric)聯合推出一款物聯網感測器原型。透過監測建築物的居住率和使用率,該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新型物業管理服務,提升大樓的能源管理效率 |
 |
國研院與Arm簽訂AI矽智財學研專案 推動IC設計創新成效 (2020.11.24) 現今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的全球化競爭趨於激烈的態勢,台灣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既有優勢,也成為促進物聯網(IoT)和人工智慧(AI)發展的重要推動力。為了支援學術界提升AI晶片設計研發與新創的效益 |
 |
Arm Roadmap Guarantee亮相 軟體定義加速終端裝置智慧化 (2020.11.19) 儘管物聯網(IoT)革命可能仍在初期,但與智慧手機變革發展相似,Arm生態系都在這兩項重大發展扮演驅動力的要角。
Arm表示,談到驅動物聯網的創新與採用,可以三個數字凸顯Arm所處的獨特地位:70、1,000與1,800 |
 |
Imagination推出多核心AI加速器 低功耗支援ADAS功能安全需求 (2020.11.16)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佈推出可支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(ADAS)和自動駕駛的下一代神經網路加速器(NNA)IMG Series4。Series4鎖定汽車產業領先的破壞式創新業者,以及一級(Tier 1)、OEM業者和汽車半導體系統單晶片(SoC)製造商 |